阿富汗恐怖大亨之死:美国对他爱恨交加 曾遭苏联伞兵痛击

HIGHT2025 史海奇谭 1,640 次浏览 , , , , 没有评论

 

2018年9月3日,阿富汗塔利班通过官方推特宣布该组织重要头目、“哈卡尼网络”创始人贾拉鲁丁·哈卡尼(Jalaluddin Haqqani,以下简称老哈卡尼)患绝症不治,时年79岁。

   

作为一个老牌叛军首领,老哈卡尼在阿富汗及其邻国乃至中东地区名气很大,甚至连西方都对他长期关注,前者死讯一传出便被欧美主流媒体重点报道。那么,老哈卡尼到底因何出名?他的离世又会给阿富汗国内和平带来哪些影响呢?本文简析。

贾拉鲁丁·哈卡尼

 

1939年,老哈卡尼出生在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省的一户普什图家庭,其父是位富有的地主兼商人。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70年获得宗教学博士学位。34岁时,老哈卡尼开始涉政,并参加了反对当局的活动。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后,老哈卡尼组建游击队进行抵抗。他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牵上了线,得到来自后者和中东石油富国的大笔资金支持。

好莱坞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剧照

 

外媒称,老哈卡尼在上世纪80年代与不少美国政要关系密切,比如美国众议员查理·威尔逊因推动美国及其盟友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数千万美元(一说高达10亿美元)和包括“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在内的大量军火,而被老哈卡尼赞誉为“善良的化身”。查理·威尔逊生前也对老哈卡尼评价颇高,称其是“崇尚自由、爱民如子的卓越领导者”。

另据2011年10月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老哈卡尼当年还接到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邀请白宫做客。虽然有观点称1988年访美的是另一名游击队指挥官,但无法抹杀“美国在冷战期间大力扶植老哈卡尼扩充实力”这一基本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老哈卡尼还招募、训练了一个来自沙特的阿拉伯志愿者,名叫奥萨马·本·拉登。可以说,正是这段特殊际遇让老哈卡尼与拉登乃至“基地”组织结下“不解之缘”。这对恐怖大亨既是“师徒”又是“战友”,据说拉登设在阿富汗的最早一批恐怖分子训练营就位于老哈卡尼的领地内。

 

1985年夏季,老哈卡尼集结数千名武装人员进攻阿富汗东部重镇霍斯特,这座省会城市在整个战争期间被抗苏游击队围困长达8年之久,由于陆上交通被切断,驻守当地的苏军只能依靠一座简易机场来起降米-8运输直升机实施补给。为减轻守军压力,苏军出动战机猛烈空袭武装分子,1986年老哈卡尼就被一枚凝固汽油弹烧伤,但没有致命。

 

说实话,别看外界吹捧老哈卡尼“指挥有方”,但其麾下部落武装的战斗力并不强。1988年1月7至8日,老哈卡尼出动约400名武装分子进攻只有39名苏联伞兵据守的一座高地,结果他们连续发起12次攻击都被打退,超过200名游击队员伤亡,而苏军仅有6人阵亡、28人受伤,39名伞兵全部荣获(包括追授)红旗勋章和红星奖章。此战后来被改编、拍摄成了火爆一时的俄罗斯战争大片《第9连》。

 

冷战结束后,老哈卡尼于上世纪90年代加入塔利班,在前者组建的政权里历任军区司令、内政部长、边境和部落事务部长、帕克蒂亚省省长等要职。2011年10月7日,为消灭“9·11”恐袭事件幕后黑手,美国出兵阿富汗。当时已升任塔利班武装指挥官的老哈卡尼一边竭力抵抗、延缓对手(美国支持的北方联盟部队)进攻,一边设法掩护和帮助拉登逃走。

 

大约在2008年6月,美国政府开始用“哈卡尼网络”(Haqqani network)一词形容老哈卡尼指挥的塔利班武装。2012年9月,奥巴马政府将“哈卡尼网络”正式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虽然从字面来看前者很像是个类似意大利黑手党那样的“黑帮组织”,但实质上“哈卡尼网络”是一支由老哈卡尼创建并听命于哈卡尼家族的“私人武装+地方军阀”。

 

老哈卡尼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和普什图语,他有2名妻子,其中一人来自阿联酋。因为这层特殊关系,老哈卡尼在海湾国家人脉极广且颇受当地权贵尊重。老哈卡尼有至少7个儿子,但其中5人已死于非命,另外2个儿子仍在继续领导“哈卡尼网络”,其中长子西拉杰丁还是阿富汗塔利班的二把手。

 

据外媒分析称,“哈卡尼网络”拥有1.5万武装人员,并按照与哈卡尼家族的亲疏远近分为4个部分,其中上世纪80年代就追随老哈卡尼的一班兄弟子侄、心腹亲信把持着该组织的高层职位。早在抗苏战争期间,老哈卡尼及其部下就以“残忍”闻名,前者的这一“特性”延续至今。在塔利班各路武装中,“哈卡尼网络”普遍被认为最富攻击性,尤其偏好“人弹袭击”。

 

但与“本土化”的塔利班不同,“哈卡尼网络”沿袭了老哈卡尼爱用“外援”的传统——该组织往往使用来自高加索、中亚和中东的外籍武装分子充当“人弹”,而且是远程遥控爆炸,因此其隐蔽性、破坏性都极大。

更有甚者,2011年底已从父亲手中接掌“哈卡尼网络”的西拉杰丁,还撰写了一本厚达144页、被美国《新闻周刊》称作“恐怖分子手册”的书籍,详细介绍了有关组建武装、实施训练、发动袭击的方法,据说此书在各极端武装之间风靡一时,深感威胁巨大的美国政府为除掉前者专门开出高达500万美元巨额悬赏。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今,“哈卡尼网络”已在阿富汗境内制造15起恶性恐袭事件,导致包括86名西方联军士兵在内的上千人伤亡。比如2017年5月31日,“哈卡尼网络”在喀布尔市区一处繁华的十字路口引爆“卡车炸弹”,造成超过560人死伤,邻近的德国大使馆也有多栋建筑受损,这次袭击被认为是喀布尔发生的“最致命恐袭事件”。

由于不断取得“辉煌战果”,“哈卡尼网络”在塔利班内部名声鹊起、地位显赫,无论塔利班高层还是“基地”组织领导人都对其青睐有加,为他提供了丰厚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哈卡尼家族也“生财有道”,他们不仅利用“老关系”从海湾国家筹集捐款,还通过私设“法庭”和税务机关在整个阿富汗东部大肆敲诈、勒索钱财,据称当地商户竟然要拿出一半收入来“孝敬”前者。2008年11月“哈卡尼网络”还绑架了《纽约时报》记者大卫·罗德,以此向美方要挟数百万美元赎金,但因前者成功逃脱而没能得逞。

如今,老哈卡尼虽已不在人世,但美军和阿富汗政府仍将“哈卡尼网络”视作阿富汗东部威胁最大的一支叛乱武装,而前者的死对于阿富汗和平进程也很难说会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因为早在数年前老哈卡尼就已放弃权柄“退居二线”,以“资深顾问”的身份发挥余热。

地图上标成黄色的就是“哈卡尼网络”主要活动区域

 

而要给老哈卡尼“盖棺定论”并不容易,因为此人一生经历实在太复杂。众所周知,阿富汗是个以家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存在和运转的“前现代国家”,老哈卡尼及其部下就主要来自吉尔扎伊部落(普什图人5大部落之一,属于比较富有的族群),而塔利班高层多出身杜兰尼部落(普什图人5大部落之一,历史上曾建立强盛的杜兰尼王朝)。

 

“一切以家族和部落利益为重”的价值观,让老哈卡尼看待和处理所有问题都带有深刻的“部族主义”烙印。他既是大族长,又是大军阀,他既可以在某个特殊历史阶段成为“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也能在其他时候蜕变成“逆势而动”的顽固保守派和草菅人命的恐怖大亨。而老哈卡尼的“多面人生”,不正是阿富汗多舛命运的缩影吗?


发表评论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