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重新审视苏联出兵阿富汗

HIGHT2025 史海奇谭 2,407 次浏览 , , , , , , , 没有评论

本文源自《今日头条》号:新青年必读

上个世纪70到80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讲苏联出兵阿富汗时往往与今天美国对阿富汗的干涉简单类比。甚至还有不少人宣称诸如“苏联出兵阿富汗是为了南下印度洋”,“苏联在阿富汗的惨重失败导致国家解体”一类西方舆论长期散布的观点。可惜,这些观点与历史的事实相去甚远,只不过体现了美国与西方媒体的舆论操纵罢了。察网以前《特朗普增兵阿富汗对华策动心理战:竟有人高呼王师》一文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但是对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若干问题介绍的还不够详尽,笔者想在此基础上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你知道什么是阿富汗吗?

  在讨论阿富汗相关的问题之前,必须要弄明白什么是阿富汗。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这还需要弄明白吗?不就是今天中亚的这个山国吗?遗憾的是,这个理解恰恰是错误的。今天阿富汗的全名叫“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不过在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国名,有王国,有共和国,有民主共和国,有伊斯兰国,但是众多的称呼当中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准确的简称都应该叫“阿富汗斯坦”,也可以叫“普什图尼斯坦”,意思是“普什图人居住的地方”。而且,就地理范围而言其也和今天地图上的阿富汗是两回事儿。或者说,今天地图上那个阿富汗只不过是阿富汗的一部分而已。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英国曾经操纵了一条麦克马洪线侵占了中国藏南的大片土地,这也造成了后来印度与中国的长期纠纷。然而在历史上,英印当局有一条比麦克马洪线更恶劣地多的界线,这就是英印与阿富汗边界的杜兰线。大多数历史书都记载,1849年是英国完全占领印度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这一年英印当局吞并了旁遮普,而旁遮普是印度西北边疆的极致,过了旁遮普就是阿富汗。这一点,当时无论是英印当局还是阿富汗都没有异议。

  但是在1893年,英印政府的外交大臣杜兰借入侵阿富汗之机,强行与阿富汗王国签订了新的边境条约,把阿富汗的一半领土和人口划归了英属印度。这被后人称之为杜兰线。其有点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美蒋当局提出的划江而治,甚至要比那个更恶劣,因为是把阿富汗一半的领土直接并入了外国。而且,杜兰线还导致了阿富汗长期以来的民族纠纷。因为历史上阿富汗的普什图族曾经占据人口的3/4,但是,杜兰线以南割给英属印度的地区绝大多数都是普什图族,占了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族总人口的近2/3。这样一来,杜兰线以北阿富汗王国境内主体民族普什图族的人口就下降到了总人口的不足一半。具体的情况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地图(蓝色的部分是普什图族的分布区。红色的那条线就是杜兰线。原本蓝色的部分全部是阿富汗的领土,而杜兰线西南的大片蓝色区域就是1893年阿富汗割给英印当局的领土):

  到1919年,阿富汗在列宁支持下摆脱了英国保护国的地位宣布独立,但是独立条约签订以后,负责谈判的外交官就被国王阿曼努拉投入监狱判处无期徒刑。这是因为他签署的条约虽然使英国承认了阿富汗的独立自主地位,但是阿富汗也承认了杜兰线的合法性。总的来看,1919年英国虽然在战场上败给了阿富汗,但是在谈判桌上却并没有吃亏,就整个大英帝国的损失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进一步把英印当局通过杜兰线侵吞的阿富汗大片领土合法化了。因此,现在一些人宣称的阿富汗是大英帝国坟场的说法也同样是胡扯。

  到1947年印度独立时,阿富汗政府提出原本英印当局侵吞的大片的阿富汗领土上的居民应该有印度与巴基斯坦之外的第三种选择,也就是回归阿富汗。但是,这一建议被英国拒绝了。英国表示这些被占领土上的居民只能选择印度或巴基斯坦,不能选择阿富汗。结果大多数普什图人拒绝参加投票,剩下的普什图人当然选了阿富汗之外的第二选择巴基斯坦。后来,巴基斯坦在原英占阿富汗的领土上建立了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这两个省。这就导致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长期不和。

二、苏联为什么要出兵阿富汗?

  我们一提到冷战,马上就会想到雅尔塔体系下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然事实上,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远远不止一个北约,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大条约体系,即欧洲地区1949年建立起的北约组织,太平洋地区1954年建立起的东南亚条约组织,西亚地区1955年建立起的巴格达条约组织。正是由于由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组成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建立与西德加入北约彻底包围了苏联,才促使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

  在巴基斯坦加入巴格达条约倒向美国的情况下,阿富汗倒向苏联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且在1955年3月,巴基斯坦宣布把西巴基斯坦各省并成一个省,进一步削弱了境内普什图族的地位,导致阿富汗的极大不满。1955年12月,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访问阿富汗期间表示支持阿富汗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阿富汗认为要尊重巴基斯坦境内普什图人的自治权)。此后,两国便建立了特殊关系,到1959年,苏联对阿富汗的援助超过2亿4000万美元,人均受援金额在苏联外援对象中居第一位。

  此后,阿富汗政府发生多次更迭,但是与苏联的特殊关系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比如说,被视为较亲西方的国王查希尔统治的1967至1969年,苏联东欧国家在阿富汗大宗商品出口中所占比例为:天然气100%,原棉94.9%,羊毛90.8%,羊毛90.8%,油籽59.5%,皮革48.9%。在阿富汗主要进口产品中,苏联东欧国家所占比例为:糖99.5%,石油产品80.8%,汽车54.7%,小麦34.6%。而且这一时期阿富汗军队的装备来源和军官培训依靠苏联的情况也并没有丝毫改变,至于其他被视之为亲苏人士统治的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像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台以后《苏阿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便明确规定了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以及苏联应当帮助阿富汗应对外国侵略的义务。

  苏联与阿富汗的特殊关系引起了美国极大的不满,因此千方百计的进行破坏。美国的第一招棋是使用公知。因为苏联虽然在阿富汗的经济与军事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在阿富汗的文化教育方面美国则处于上风。这也不奇怪,毕竟这个时代苏联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大都是亲美的,阿富汗的高级知识分子自然更是亲美的居多。后来跑到西方的阿富汗公知后代还写了很多《追风筝的人》之类的小说,拍了一大堆《少女奥萨玛》之类的电影。可惜美国很快就发现,这些阿富汗公知和今天的中国公知差不多,在老百姓心中臭不可闻,实在不堪大用。因此,美国很快就祭出了第二招:收买政客。首先是在60年代收买了被视为亲西方的查希尔国王搞掉了实权的首相达乌德,后来又在70年代收买曾经在美国受过培训的阿明搞掉了在苏联留过学的塔拉基。不过遗憾的是,由于阿富汗的部队装备和人员培训始终依赖苏联,因此枪杆子始终由亲苏的军官们掌握,所以这些政客们的影响也有限,如果表现出过分亲美的话往往就被军事政变赶下台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便祭出了最后的大杀器:组织雇佣军侵略阿富汗。阿富汗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部落国家,地方部落反抗中央政府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巴基斯坦作为和阿富汗有着严重纠纷的邻国,一直支持阿富汗地方部落的反政府活动,当然阿富汗也支持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人。在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夺取政权之后,巴基斯坦加大了对于阿富汗国内反政府武装的支持力度,美国中央情报局也积极以巴基斯坦为基地训练雇佣军侵略阿富汗。1979年3月,美国策动的赫拉特事件中,苏联一百多名顾问被打死,阿富汗死亡的人数则高达数千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与全世界进步人士不得不一再正告美国停止对阿富汗侵略:

【“世界和平理事会”和“亚非人民团结组织”分别通过了关于“不准干涉阿富汗”的声明,指责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干涉阿富汗内政,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培训和武装破坏分子和恐怖分子,并将这些匪徒派往阿富汗”,“要求巴基斯坦当局及其背后的亲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停止对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内政公开的军事干涉”。上述声明先后在1979年6月16日和1979年6月26日的《真理报》上发表,《消息报》、《红星报》和《苏维埃俄罗斯报》对此进行了转载。】


讽刺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后果

  但是美国不断对苏联等国的警告置若罔闻,反而加大了对阿富汗的武装干涉力度。从1979年7月开始,卡特亲自签署组织雇佣军推翻阿富汗合法政府的命令,大幅度加大了对阿富汗的干涉规模。这种情况下,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也多次要求苏联根据1978年签订的《苏阿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帮助阿富汗击退外国雇佣军。从1979年3月到1979年12月,阿富汗方面共向苏联提出出兵的要求达20次之多。刚开始时苏联对此不大赞成,但是从1979年8月开始由于美国资助雇佣军对阿富汗的侵略越演愈烈,苏联也增加了对阿富汗的军事顾问人数,并且派空降兵为先头部队进入阿富汗。1979年12月,苏联情报部门截获美国情报,即美国也要派出空降兵占领喀布尔推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如果苏联再不全面出兵就将面临美国侵占阿富汗或者与美国在阿富汗迎头相撞的危险,苏联才最初的抢先一步派遣5万地面部队进驻阿富汗的决定。

  由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早在20世纪中叶起阿富汗就是苏联阵营的一员,苏联出兵阿富汗只不过是应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权邀请打击西方雇佣军侵略的一次行动,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更谈不上什么向印度洋扩张。

三、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若干细节

  但是,在西方的舆论话语霸权之下,苏联出兵阿富汗变成了所谓“赤裸裸的侵略”,甚至“第一次公开侵略一个不结盟第三世界国家”以至“苏联要南下印度洋”。他们似乎忘了,在1979年12月苏联在阿富汗增派地面部队之前,西方媒体已经口径一致的攻击“阿富汗的不结盟类似于古巴的不结盟,完全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而阿富汗与古巴的区别就是,多年来统治阿富汗的阿富汗完全是苏联的傀儡政府”云云。因此,在这里我还要谈谈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若干细节以进一步说明事实。

  首先,最好说的就是所谓“苏联南下印度洋问题”。直到今天,大多数中国右翼左翼人士都口径一致的表示苏联出兵阿富汗是要南下印度洋。但是这些人大概都没有看过地图,忘了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离印度洋还有数百公里之遥。试问,苏联船只有可能在陆地上越过几百公里开进印度洋吗?因此,所谓“苏联出兵阿富汗是要南下印度洋”完全是西方媒体的无稽之谈。

  事实上,的确有一些苏联激进人士提出南下印度洋,但是他们并不是说要出兵阿富汗,而是说要帮助阿富汗夺取原本英国侵占的,后来属于巴基斯坦的那半壁江山。这样一来,阿富汗就具有了印度洋的出海口,苏联也可以借机使用。另一个好处是,美国与巴基斯坦不可能承认阿富汗收复领土的行为,因此阿富汗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倒向苏联。而且控制了这一部分山区的土地,苏联与阿富汗方面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守住边境,美国与巴基斯坦也太不可能再训练雇佣军越界入侵。但是,这种想法被苏联高层严词拒绝了,理由是苏联方面不能破坏雅尔塔体系的平衡,只能在苏联阵营内部活动,否则会引发美国强烈不满和干涉。事实上,这种恐惧美国的做法也是导致苏联在阿富汗行动未竟全功的主要原因。毕竟,即使苏联的军事行动扩大到巴基斯坦,美国也不大可能比苏联公开打热战,就好像1971年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时美国只好捏着鼻子承认了一样。

  其次,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事先是否得到了阿富汗政府的邀请问题。现在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专家一致认定,阿富汗政府的确向苏联方面提出了20次左右的出兵邀请。但是西方媒体认为,这些邀请并没有形成书面的明确的文件,因此均不具备法律效力,属于无效邀请。而苏联方面表示,阿富汗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其作出的邀请理所当然是有效的。关于阿富汗对于苏联的邀请是否有效,应该有苏阿两国来判断,而不应该由美国方面来判断。美国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笔者认为,苏联方面的解释更加合理一些。

  在这里附带说一个相关的问题,即阿明在苏联派出地面部队前期死亡的事件。美国方面最初表示是卡尔迈勒的政变部队打死的,后来在苏联地面部队大举进入阿富汗之后又表示是苏联打死的,苏联方面也有点类似,最初表示是卡尔迈勒的政变部队打死的,后来苏联解体前夕又表示确实是苏联方面打死的,但是却说不清楚是苏联哪支部队打死的,一会儿说是阿尔法部队,一会儿说信号旗部队,多次改口。笔者认为,卡尔迈勒政变部队打死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因为在苏联戈尔巴乔夫等人全盘否定了对阿富汗出兵的情况下,如果真是苏联方面打死的,找出苏联方面打死阿明的相关证据应该很容易,不至于多次改口。

  还有,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细节的若干描述表明西方的很多新闻记者都有写小说的天赋,尽管他们当中从来没有人到过阿富汗,却详实的写出了“苏联特种部队击毙阿明全家”的种种细节。不过,在书中被击毙的阿明女儿等很多人一直到今天还活着。与此相类似,1978年人民民主党推翻达乌德亲王的政变也被很多西方记者写成杀死了“达乌德全家几十口人”,事实上政变当中死亡的只有身居高位的达乌德和他弟弟两人,其他很多达乌德的亲属一直活到了今天。笔者不知道这些死亡的人是怎么复活的。

  更重要的是,阿明死亡与苏联派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是两个不同的事件,是在阿明死亡之后苏联才派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的。假如真如戈尔巴乔夫与某些西方媒体后来声称的,阿明是苏联打死的,那么打死外国合法领导人的行为当然是一种侵略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是,阿富汗也并不是阿明的一个人的国家,领导阿富汗的是人民民主党政府这个集体。判断苏联出兵阿富汗的性质也不能简单的根据是否是苏联打死阿明这一事件,而应该看苏联出兵阿富汗之后是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府的部队作战,还是同美国入侵阿富汗的雇佣军作战。

  显然,任何不带有色眼镜的人都不得不承认,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与军队对与苏联的进入是欢迎的,苏联红军并不是和阿富汗政府的部队作战,而是与阿富汗政府并肩同美国入侵阿富汗的雇佣军作战,是一种反击侵略的正义行为。

四、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影响

  关于苏联出兵阿富汗,现在的西方舆论众口一词的宣称是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并导致苏联与第三世界关系破裂。中国的专家也全盘接受了这些观点,甚至表示出兵阿富汗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然而,这种说法却是很难经得起检验的。

  很多人把苏联出兵阿富汗与美国出兵越南相类比,其实两者是没有多少可比性的。一方面,两者出兵的规模相差甚远。美国出兵越南高峰期共有54万人之多,而美国的总兵力约300多万人,其中一大半是海空军,再扣除地面的后勤部队,基本上把主力部队全都拉上去了。苏联出兵阿富汗高峰期人数也只不过10万多些,苏联兵力的总规模有500多万人,地面部队占大头,其中驻阿富汗的部队连地面部队的零头都不到。另一方面,做这种类比的人大概都是不看地图的,不知道阿富汗与苏联之间的距离与越南与美国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即使是同等规模的兵力,苏联的消耗也要比美国小得多。

  其实,真正与苏联出兵阿富汗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就时间上来看,这两场战争大体同时,均发生于1979年到1989年。就两国的总兵力来看,中国与苏联也是比较接近的,而且两军结构均是地面部队占主力。就参战的兵力来看,中国在越南边境一般保持十多万作战部队,高峰期达到50多万人,较之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兵力明显多一些。综合这几个方面考虑,苏联出兵阿富汗对国家的影响尚不及中国同越南之间战争对国家的影响大,因此所谓“出兵阿富汗拖垮了苏联”纯属无稽之谈。

  就苏军在阿富汗的战绩而言,也并不像西方国家媒体所宣称的那么不堪。总的来看,苏联在阿富汗作战期间美国雇佣军等反政府武装大约有20到30万人,苏联红军的人数保持在5万到10万人之间。而长达十年的战争里,苏军伤亡人数一共不过5万多人,其中死亡人数不过一万多人。平均每年伤亡5000人,约一千多人战死。其实像一个拥有500多万大军的国家,每年日常实战训练大概也得有这么多伤亡。而美国雇佣军方面则损失惨重,有人估计,被苏军歼灭的美国雇佣军大约有130万人。尽管有着源源不断的“圣战者”前往阿富汗参战,但是却始终没有能够占领一座像样的大城市和任何稳固的地盘。1990年纳吉布拉访问苏联时,戈尔巴乔夫曾表示,喀布尔的形势要比莫斯科还稳定不少。相比之下,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曾经在车臣一天之内就阵亡一千多人,而车臣的武装一共才一万多人。与之相类似,美国出兵阿富汗之后反美武装高峰期也不过两万多人,装备也远不及原来阿富汗的美国雇佣军先进,却让美国士兵疲于奔命。

  下面再谈一谈苏联出兵阿富汗对苏联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影响。的确,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是反对苏联出兵阿富汗的,但是,这并不足以证明苏联出兵阿富汗对苏联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多大影响。像美国1983年公然入侵格林纳达推翻亲苏政府也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谴责,能不能说从此美国对第三世界就失去影响力了呢?如果要是我们认真考察一下苏联出兵阿富汗之前与之后美苏两国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就会发现在苏联出兵阿富汗之后的80年代前半期,其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是上升了而不是下降了。

  例如,在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由于美国发动了新自由主义改革,结果导致绝大多数亲美政权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八十年代前半期,拉美唯一一个经济状况表现较好的国家恰恰是亲苏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美国巩固在拉美的影响力。在非洲,由于美国支持南非政府出兵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结果导致大多数非洲国家对于美国呈现出一种疏远的态度。在中东地带,由于美国的大力打压,原本处于中间立场的卡扎菲全面倒向苏联,原本亲苏的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在七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已经开始采取和苏联拉开距离的行动,然而在八十年代前期的时候则在美国的逼迫下不得不再度和苏联靠的更近。甚至亲美的政府也发生了一些动摇。像埃及萨达特遇刺以后,新上台的穆巴拉克虽然总体看仍然是倾向于美国的,但是他表示不会像萨达特后期那样向美国一边倒,开始谋求同苏联改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联出兵阿富汗并没有像西方国家媒体所宣传的那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一点,阿富汗较之苏联与阿富汗或越南较之美国是没有可比性的,美国出兵越南或者阿富汗完全是一种前线性,万里远征式的扩张。而苏联可以说有两大命门,一个是波兰,另一个就是阿富汗。一旦敌对势力控制波兰,那么必然会影响波罗的海三国,同理,一旦敌对势力控制了阿富汗,那么必然会影响中亚五国。这就好像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似的,是唇齿相依的生死性保卫战。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出兵阿富汗不仅是对于美国组织雇佣军入侵阿富汗的回应,同样也是捍卫国家利益乃至国家生存的必须之举。把其和美国出兵越南简单类比,说成是造成苏联衰亡的根本原因显然是不妥的。

五、苏联在阿富汗败在何处

  不过,我们当然也不能简单的认为苏联出兵阿富汗取得了完胜。相反,就其最终结果来看,苏军最终撤出了,而且苏联本国把出兵阿富汗一事全盘否定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府也最终被推翻了。从这几个事件来看,如果说苏联出兵阿富汗最终失败了也没有什么错误。只不过其失败的原因并非西方媒体所宣传的出兵阿富汗本身没有必要,恰恰是因为出兵阿富汗的过程当中苏联充满了对于西方的妥协与忍让,最终才导致了这一行动的失败。

  首先,前面说过,苏联出兵阿富汗的最佳方案其实是帮助阿富汗夺回英印时代侵占的普什图尼斯坦地区。这样一来,阿富汗政府为保住收复的领土就必须依靠苏联,西方国家也失去了这一片训练反政府雇佣军的基地,很难再组织起有效的武装反抗,苏联红军很快就可以全胜告终。但是苏联当局由于害怕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把武装行动局限在阿富汗杜兰线以北,这种自缚手脚的做法必然导致战争的久拖不决。

  其次,上面也分析了,即使是战争久拖不决的情况下,对于苏联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出兵阿富汗本身就为苏联红军进行实战训练和检验新装备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场地,5到10万人的规模也完全在苏联实战训练的范围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争长期化对苏联也可以算是利大于弊的。遗憾的是,苏联当局总是害怕西方借阿富汗问题长期攻击苏联,因此一开始就把出兵阿富汗定为短期的行动。这样就对苏联的士气与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到戈尔巴乔夫时代,甚至出现了公开的“如果不能速胜,就宁愿主动撤军以换取西方国家善意”这种愚蠢至极的想法。事实上,西方国家当时已经准备接受以苏联撤出阿富汗换取美国挺直对侵阿雇佣军的支持这一方案。但是戈尔巴乔夫的主动退让却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看到了苏联的软弱而不断得寸进尺,最终,苏联未能以撤出阿富汗为筹码换得西方丝毫让步,为后来阿富汗形势恶化埋下了伏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阿富汗问题其实是美苏冷战的一部分。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舆论上全面以西方媒体接轨,对出兵阿富汗进行自我否定,这不可避免的会引发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层的混乱。实际上在1990年初的时候,阿富汗政权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局势,但是由于苏东剧变的冲击导致党内分歧加大,到1990年3月爆发了国防部长塔纳伊和空军司令杜兰等一大批高级将领企图发动推翻纳吉布拉的政变。纳吉布拉虽然挫败了政变,但是数百名军官牵扯到这一事件导致阿富汗人民军大大削弱,特别是空军进入半瘫痪状态,从此失去了进攻能力,而且权力逐渐转向杜斯塔姆等少数民族民兵出身的将领手里。不过即使如此,主要的大城市仍然被政府军牢牢控制。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杜斯塔姆等将领纷纷倒戈,最终才导致阿富汗左翼政府的垮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富汗剧变也是苏东剧变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当然不能以戈尔巴乔夫集团的定性与西方主流媒体的攻击作为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结论。苏联出兵阿富汗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其支持阿富汗左翼政府进行土地改革与世俗化改革显然是历史的进步,正是苏联撤军和左翼政府垮台后,阿富汗才陷入了全面的混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联的最大错误并非出兵而恰恰是否定出兵。在全文的结尾,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阿富汗最后一位世俗化领导人纳吉布拉在苏联撤军仪式上的讲话吧:

【当阿富汗上空乌云密布时,当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时,当阿富汗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我们曾经需要帮助,需要巨大的无私的援助,以便站稳脚跟和不向敌人屈服。在这样的灾难时刻谁能帮助我们呢?只有我们真正的朋友苏联。

今天,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指出苏军给我们提供的国际主义援助的成果。你们,亲爱的兄弟们拯救了儿童、妇女和老人免遭雇佣匪帮的屠杀。由于你们的大无畏精神、英雄主义的功绩,儿童们才能上学,农民才能耕耘土地,工人才能在工厂做工。

你们还教会我们的战士克服困难和在战斗中战胜敌人。由于你们多方面的帮助,阿富汗建立了人民军队,这支军队装备有现代军事装备,能够独立地捍卫我国的独立与自由。你们不仅教会了阿富汗战士保卫祖国,而且教会了他们建设、创造和向人们提供最必要的帮助。

你们同我们的人民,同我们的战土亲密无间,你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战斗团结。你们是我们这块古老上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的见证人。】


发表评论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