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一辈子!我们都欠他们一句“谢谢”

HIGHT2025 闲言乱语 2,554 次浏览 , 没有评论

打开手机,大量新闻涌入眼帘,能被人记住的却很少。我们沉浸明星八卦和速食娱乐依旧,几乎淡忘这世界上还有人在替我们仰望着星辰大海,浩渺宇宙。

中国的科学家们,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让中国创造惊艳世界。

你可以忘记一些事,但你要记住这群人。

1

“种太阳”的人

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听过一首名叫《种太阳》的儿歌,歌词充满孩子般的天真,表达出了想将太阳挂在每一个寒冷的角落、让世界变得温暖明亮的愿望。

最近,“种太阳”这个看似不现实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据中新社11月12日报道,合肥科学岛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中国“人造小太阳”——EAST装置经过4个多月的物理实验,实现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这一实验成果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次的成功有多重要——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成熟,不仅可以实现清洁能源无限供应,而且装置也有可能缩小,被放到各种载具上。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在一辆车上放上这么个装置,行万里路也不用担心半路没油了,真正的实现心有多大,就能走的多远。当然,除了生活中可以使用之外,可控核聚变将使“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豪言壮语成为现实,人类将更进一步的走向太空,以能源为底气,探索宇宙的奥秘。

你儿时的幻想

有人帮你变成了现实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

有人在为了更好的未来默默努力着

2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医院的病床上,一位弥留之际的病人正在努力地往一张纸上写字。因为虚弱,他的手在剧烈地颤抖,第一次落笔写下的十个字,护士甚至完全看不懂。病人只好咬牙又写了第二遍,这歪歪扭扭地十个字,是他最深的心事,是他即使弥留之际也要传达给世人的讯息——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这位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心系国家的人,叫做李德威,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在世的时候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更是在国际地质学界成为了一个国际热点。不仅仅是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他还大胆地提出了流层构成假说,这一假说更是打破了板块构造假说。

虽然已经是地质大学的高级教授,李德威依然每天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现场。为了能够破解固热能的密码,他曾数次前往青藏高原亲自进行科学研究。在生命最后的时光,李德威留给了孩子11段录音,每一段录音都记录下了他在研究中曾遇到的危险。而他的孩子也是那时才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位为了科学研究可以将生命置之度外的人。

在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时,李德威教授还在进行干热岩的研究,这是一种清洁能源。这种清洁能源的开发,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病房中,他只能打着点滴,戴着各种治疗仪器半躺在床上,但即使如此,他也要撑着最后的精神,给学生们解答疑问、传授知识。

遗憾的是,李德威教授最终还是离我们而去,享年56岁。他用十个字告诉后人,“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而我们也想说,多一些李教授这样心怀祖国的人,中国才能真正的崛起。

有些人发光发热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长

但他们就像埋藏在深处的能源一般

是我们站立在这方土地上永远的底气

3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是一位青年在大学毕业时写给同学的一句话。他叫黄大年,那一年,他24岁。

26年后,那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成为了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国开始实施千人计划,得知这个消息后,黄大年说服妻子卖掉经营的诊所,留下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学。

当时有外国媒体报道黄大年回国的事情时,评论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回国十几年,他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使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

一次他因为高强度工作晕倒,手里却还死死抱着自己的电脑,醒来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享年58岁。

一个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在黄大年这里,答案令人惊叹——他使我国在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且让数据获取能力和精度与国际的差距至少缩短了20年,理论算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还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多年前

一位年轻人曾为同学写下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接着

他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

4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52、45、23、10……

这四个数字,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专家林俊德的生命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篇章——他隐姓埋名,坚守罗布泊52年;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他先后培养了23名博士、硕士,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在生命的最后10个小时,他依然如同一名战士一般,进行着最后的冲锋……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5月26日,病情恶化的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拉着医生的手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在这里我无法工作,请把我转回普通病房。”在普通病房里,他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吃力地挪动着手中的鼠标,显示屏上出现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他最后的嘱托。

5月31日,已经极度虚弱的林俊德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最后护士和家人含泪答应了他。工作两个小时后,他颤抖地对女儿说,“C盘我做完了!”由于极度虚弱,他的视线也变得模糊,几次问女儿:“我的眼镜在哪儿?”女儿只好忍住哭泣,一遍遍地回答他:“戴着呢。”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老伴儿轻声劝道: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他则回答:“坐着休息,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两个小时后,他再也撑不住,被医护人员扶回病床后,在半昏半醒间,他反复叮咛学生和家人,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个小时后,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

平沙莽莽黄入天

英雄埋名五十年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

有些人只是离去,从未倒下

5

“记得我的好,或者,记住我就好”

类似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我国综合性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的带头人,曾立志“用科学建设新的中国,再也不允许任何人侵略她,再也不允许任何人欺凌我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家童志鹏;为中国黄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立誓“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的朱显谟;推动故宫管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直言自己“不看任何人脸色,也不看钱的脸色”的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被称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的老科学家李佩……

这样的例子说也说不完,但很多时候,我们要在这些科学家逝世之后,才突然惊觉,有人为了这个国家更好的未来,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对于他们来说,信念与工作,比生命更重。

有一些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仍有无数的科学家在各自的岗位坚持,或许我们无法像这些“中国的脊梁”一样做出巨大的贡献,但至少一次,让我们不要在英雄逝世后,才将目光投向他们。

他们可以不慕名利,但我们不能一无所知。

 

※ 文/梨果

 


发表回复

Go